很多人不知道該如何注意貓咪的身體狀況(我以前也是


這次maru患了異常性發情(賀爾蒙分秘失調)及子宮長氣泡(有點類似子宮肌瘤)...


我才驚覺喵咪的身體健康狀況我是忽略了,雖然朋日覺得自己已經很用心在照顧她們,但是有很多該注意的卻被我們所疏忽,所以該正視多關心我們的喵咪們了


在澪的部落中讀到這篇詳盡的資訊,因此引用過來和大家逼起分享~


希望我們的喵咪都能有健康強壯的身體快樂的長大


每年一次,五合一預防針(幼貓的話第一年要打兩針,間隔兩個月)


每年一次,FIP鼻滴劑(和五合一隔一個月)


每三個月~半年一次:驅蟲,也有說法是一年,但如果貓咪曾經得任何蟲病,最好是三個月就驅蟲一次。


每月一次:蚤不到、 心絲蟲綜合藥、清耳劑


有耳疥蟲的話要先帶貓咪去看醫生,用專門的藥洗劑,治療結束才用清耳劑。結束初期也建議一~兩週就先清一次貓耳朵,但是千萬不要用棉花棒進去耳朵清潔,將藥水倒入貓耳內傾一邊按摩半~一分鐘(如果貓兒撐得住那麼久),再讓他自然甩出藥水即可,不然傷及耳膜就更糟了)
蚤不到(四瓶約400元)



心絲蟲藥~~與狗的藥劑通用,醫生建議我買貓體重一倍的藥劑,然後每月給半顆,這樣可以省下一倍的錢喔,一盒約1100



洗耳劑(買一瓶可以用很久,久到我忘記多少錢了,三百左右吧)



每週一次:化毛膏,或是三天一次,依毛的長度及是否換毛的時節,但至少一週要餵一次哦


化毛膏,約400左右



此外,還列上貓和人年齡對照表


人要打預防針,貓咪當然也要。千萬不要因為省一點小錢而不去注意,等貓咪真正生了病,花錢事小,讓寶貝如此受苦,甚至死亡,才是真正讓人難受的。(貓咪可沒有健保,我朋友的貓之前嚴重到要洗腎,一天洗一次可是用千元在計算的呢)


我也整理了一些我在貓咪手冊上看到『貓咪容易得的疾病』,提供給大家參考注意喔~~~~~~


貓傳染性腹膜炎(FIP,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)


症狀:初期感染症狀輕微,發燒及呼吸道症狀,出現眼鼻分泌物,厭食、精神不濟、黃疸、體重減輕,患貓一旦出現症狀,死亡率幾乎100%,多於發病兩個月內死亡。
本病是感染貓冠狀病毒而引起,且傳染率非常高。傳染途徑是經由接觸口水、糞便及其它污染物感染,特別是經由消化系統傳播,帶原貓會由糞便排毒帶原貓會由糞便排毒傳染同居貓兒;少數可經衣服、食皿、寢具,人或昆蟲等機械途徑傳染。本病好發於四歲以下的年輕成貓,尤其常發於群聚飼養的貓群。病程可能是突發性(幼貓較常發生)或緩慢且持續數週,症狀分成乾溼兩型。溼性佔大多數,身體內所有脈管系統內皮發炎,甚至造成體液堆積,如腹水或胸水,也會出現神經症狀,眼睛部份會有結膜炎、前房炎,虹彩會有肉芽腫病變。


貓白血病(Feline Leukemia)


症狀:體重下降、貧血、發燒、齒齦炎、下痢等。

是由貓白血病毒所引起之白血球減少症;在貓所有的傳染病媒中,此病毒是傳染性最高的一種,即使與患貓接觸一次即可感染此病,但由於程度分歧,使診斷非常困難,必須借助血液檢查來判斷。雖然貓白血病不會傳染人類,但其模式卻與 AIDS 病毒類似,均會引發免疫抑制作用,並導致淋巴瘤、白血病(血癌)、貧血、腎功能不全和腸炎等,此病毒也能以靜止狀態在貓兒骨髓中潛伏數年後再發病。雖然幼貓對此病較為敏感,但此病卻能感染任何年齡、品種及性別的貓。


貓鼻血管炎(Feline Rhinotrachitis)


症狀:噴嚏、咳嗽、眼睛畏光、結膜炎、水液性眼分泌物及鼻分泌物、高燒。陣發性噴嚏,氣管深部咳嗽、角膜、舌、口蓋潰瘍。繼發的細菌感染使分泌物成粘液膿樣。久病之後,即呈慢性鼻竇炎,潰瘍性角膜炎及泛眼炎。


由貓皰疹病毒第一型所引起高傳染性上呼吸道疾病,貓常發生此病。一般以接觸或飛沫傳染為主,潛伏期二至六天,急性病程十到十四天,成貓死亡率低,但幼貓則可達百分之20%~30%。全身性感染見於初生仔貓,常見無病狀,突然死亡。分泌物會排毒。毒血症會感染胎兒或造成流產,所以母貓最好於懷孕前即做好預防接種。


貓卡里西病(Feline Calici Viral Disease)


症狀:有眼、鼻水樣分泌、發燒、噴嚏、精神不振、厭食、流涎,與貓鼻氣管炎的症狀相當類似,舌硬及口蓋潰瘍則可能單獨或合併發生。
此病毒很小,一般以接觸性傳染為主,靠空氣、或經口感染,主要侵犯貓的上呼吸道,造成支氣管性肺炎或肺泡性肺炎;潛伏期長達十九天,病程一至四週。感染率高死亡率則不一,最高達30%。幼貓十五週至六月齡會出現病毒性肺炎,而因呼吸困難而死。有些則會出現神經症狀。


貓瘟(Feline Panlenkopenia)


症狀:深褐色血痢、脫水、厭食、抑鬱、精神極差、高燒、持續性嘔吐,最後因白血球數量急劇減少及出血性腸炎造成脫水和失血而死亡。


貓瘟熱是由貓小病毒所引起的泛白血球減少症,傳染性極高,毀滅性也極高。一般以接觸傳染為主,亦可經由吸血昆蟲或蚤類傳染,幼貓最易感染此病;死亡率約百分之25%至75%。病貓即使有幸耐過而痊癒,仍會在糞便及尿液中排毒達數月之久,易造成其他貓隻的感染;而且本病毒十分頑強,甚至會穿透胎盤干擾幼貓;所以母貓最好於懷孕前即接種貓瘟病毒疫苗。


貓披衣菌肺炎(Feline Chlamydial Pneumonitis)


症狀:初期為結膜炎,之後則伴隨有發燒、嚴重的流淚,而且眼分泌物會變成膿狀;亦會出現鼻炎症狀,包括:鼻分泌物增加、打噴嚏、鼻蓄膿等;後期的臨床症狀為化膿性肺炎。


會因氣管和肺泡內之分泌物過多而造成呼吸困難及肺水腫。是由鸚鵡披衣菌Chlamydia psittaci導致,貓痊癒後會持續傳染給週遭的貓咪,這種疾病主要造成貓的肺炎,全部病程約持續三十天,在感染後三十天以上,亦可在病貓的結膜和肺發現此病菌,故病貓即使痊癒亦會持續散播此病菌。


貓愛滋病(Feline Immunodeficiency)


症狀:持續發燒、 皮毛無光澤、食慾不振、體重下降、淋巴結腫大、腹瀉、口腔或齒齦發炎、脫水。 
遭帶原貓或病貓咬傷或抓傷而傳染,鮮少垂直傳染之病例。並不是所有受感染的貓隻都有明顯的症狀,某些貓隻甚至完全沒有任何臨床症狀的表現。


狂犬病疫苗


症狀:行為異常咽喉部分逐漸麻痺吠叫聲改變下巴下垂流口水


被患有狂犬病的動物咬傷或接觸其唾液,這是一種病毒性疾病,感染後會攻擊所有溫血性動物,包括人類,一旦染便無藥可治,會行為失調、麻痺、抽筋而死。


壁蝨


壁蝨是一種暫時性寄生蟲,性喜藏匿於樹叢,需要進食時,即附著於沿路經過的動物(包括犬貓、人類),有很強的繁殖和生存能力,每次產卵可達數千個,且耐活力強,甚至歷時半年以上不進食也不死亡。


壁蝨附著的部位會有嚴重感染或膿瘍,吸附於寵物身上的壁蝨若用力強行移除,因為蟲體頭部可能深嵌於皮膚內,導致局部嚴重腫脹及感染。當壁蝨感染情形極嚴重時,將造成寵物失血及貧血。


跳蚤


跳蚤是貓咪最常見的皮膚外寄生蟲,可在皮膚表面快速活動,在環境中很容易寄生繁殖,靠吸取宿主的體液、血液或表皮物質為生,跳蚤寄生會造成貓咪搔癢、脫毛或過敏性皮膚炎,也會傳播絛蟲,造成貓咪不適。當跳蚤過多時,有時連主人也會被殃及,而被叮得滿身是奇癢紅腫的庖。
但幫貓驅除跳蚤千萬小心,別亂用狗的除蚤藥劑,尤其是有機磷類的除蚤藥劑,否則極易造成貓咪中毒死亡,最好能請教獸醫師或買貓專用的除蚤用品。


耳疥蟲


此為接觸傳染,會造成貓咪耳朵奇癢,而不斷搔抓或甩耳,耳道內會有許多咖啡色或黑色的分泌物及血塊,應盡早帶至獸醫院診治。


貓弓蟲症(Toxoplasmosis)


由弓蟲(Toxoplasma gondii)感染發病,經飲食接觸,輸血及胎盤感染,貓通常為無症狀感染,但嚴重者會出現下痢,呼吸困難,淋巴結腫大,消瘦,生殖障礙,甚至死亡,蟲卵經由糞便排出感染其他動物,貓科動物為其最終宿主。
本病是一種相當重要的人畜共同傳染病會引發腦膜炎、脊髓炎與肺炎……等,且會感染孕婦,造成死產,流產或胎兒畸型……等後遺症。


貓心絲蟲症(Feline Heartworm Disease)


慢性症狀:最常見呼吸急促及咳嗽,異常肺音及與進食無關之間歇性嘔吐。


急性症狀:呼吸困難、運動失調、虛脫、抽搐、咳血及猝死。
由心絲蟲(Dirofilaria immitis)感染,經由蚊子或跳蚤為傳染媒介,成蟲寄生於右心室及肺動脈,貓的臨床症狀不如犬隻明顯,但因貓對蟲體死後所釋放的蛋白質有過敏反應,且死後之蟲體易於貓的心臟及血管形成血栓,造成休克死亡,故不建議殺成蟲,最好能每月給予貓心絲蟲預防藥口服,以殺幼蟲防止其發育成成蟲。


蛔蟲感染



主要經由胎盤或經口感染寄生於小腸,吸收養分,引起消化障礙幼貓症狀比成貓嚴重。


絛蟲感染



經由跳蚤傳染,蟲體常約15-50公分,頭節會吸著於小腸及大腸,而不斷排出片節,因此常於貓糞便中發現絛蟲的成熟片節。當體內有大量絛蟲寄生時,會引起營養不良、消瘦,甚至阻塞腸道。片節排出時會刺激肛門而感覺奇癢,此時貓咪會於地面摩擦屁股以抒解癢感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menda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